Loading...

董事長專欄

粉絲經濟 匯聚向上的力量

今年2月初本來要去上海開會,順便跟旅居當地的老朋友見面,後來改了行程,晚一個月到上海,還是見到老朋友。她卻滿臉失望的跟我說,「好不容易搶到張火丁的《鎖麟囊》,知道妳喜歡京戲,想給妳個驚喜,張火丁五年沒來上海演出了,這次是全中國頭一回要憑身分證買票…」,於是,那個晚上,我多了一個叫「張火丁」的青衣朋友。

老友的熱切話語還在耳邊回響,思緒卻逐漸飄向遠方,不知不覺,那個年輕時貪看青衣名角兒花俏身段、耽溺梨園戲曲愛恨嗔癡的「我」,回來了。

在京劇逐漸淡出華人記憶的今天,也許有人會說,「《鎖麟囊》的賣座要感謝銀髮族」,但是朋友秀給我看她手機拍攝的安可曲目,那些在台下癡醉的粉絲,竟都是一張張青春的面孔,他們興致高昂地拿著手機猛拍,熱烈景況不輸天后LADY GAGA的演唱會,這啟迪了我對粉絲經濟的另一種想法。

1 粉絲追隨傑出者

聽說五年前,張火丁在上海天蟾京劇中心僅演出兩場,總票房就高達80萬人民幣(約台幣386萬)。對於張火丁種種天方夜譚般的魔幻票房數字,專家是這麼解釋的:因為張火丁一向不輕易登台,所以這票房是以飢餓行銷手法創造出來的成果。

 

但我卻不這麼認為。

古往今來,舉凡人類社會只要有成就非凡的傑出者,往往便會造就出另一群「迷」的追隨者,如影迷、歌迷、戲迷、書迷等,也就是今天的粉絲。一旦社會經濟進入成熟富裕的發展年代,這些各行各業被關注的傑出人物,透過各種舞台,展現其獨具特色、旁人無法複製的魅力,自然會跟粉絲在互動上發展出商業操作的空間,粉絲經濟於是應運而生。

這些年,拜網路社群粉絲團的蓬勃發展之賜,粉絲經濟可說已至巔峰狀態。

百貨服務業一貫是透過買賣雙方之間一來一往的互動完成交易。而粉絲經濟,則純粹是賣方市場,因為粉絲有特殊的偏執喜好,商品一旦超脫了本質,被賦予精神層面的附加價值後,賣方便如同神一般高高在上,至於價格,就不是重點了。

1 散播向前的種子

如同台灣實力歌手江蕙今年暑假將要舉辦的封麥演唱會,年初1月開賣旋即掀起全民搶票熱潮,25場25萬張票秒殺賣光,黃牛猖獗情形史上未見,連江蕙本人都忍不住出面拜託黃牛不要漫天亂開價,造成粉絲的經濟負擔,她真心不捨帶給粉絲困擾。

然而,粉絲因為情感出口需要被滿足,以致感性消費的情緒不斷攀高,這是可以理解的。

但這樣實力豐沛、驚人的粉絲經濟,下一步該如何向前?如何提升它成為一種凝聚人心、帶給社會正面意義的能量呢?

今年,我將力推SOGO企業社會責任的工作,這是台灣百貨業的先驅,也是企業最漫長、最艱辛的一條道路,朋友知道我的負擔,特意邀我去聽被《時代雜誌》譽為「天堂掉落凡間的天使」沈芯菱的演講。

78年次、出身流動攤販家庭的沈芯菱,對台灣社會所做的貢獻,已經編入中小學教科書,就不在此贅述。那天演講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:「請不要捐錢給我,請邀請我演講,因為我有好多好多的夢想要實現」。朋友露出驚訝的神情,「她收入不多,為何不接受捐款呀?」

我相信:粉絲經濟向「前」的力量,絕對大於向「錢」的力量!這是我在27歲沈芯菱身上找到的答案。

沈芯菱因為熱心公益及正面思考的人生觀,擁有許多粉絲,她的演講場場爆滿、座無虛席,一場400人的演講,她就散播了400個公益的種子在聽眾心田。

1 用行動力去改變

六年前《商業周刊》〈八O後〉年度特刊「封面人物」這樣寫著「就像是諾貝爾獎企業家尤努斯(Muhammad Yunus)在年近40歲回到故鄉,發現貧窮的底層工作者,因為缺乏生產資本,被高利貸剝削,因而設立了窮人銀行。才21歲的沈芯菱,深刻思索貧窮背後結構性不公義,她不是用理論去批判,而是用行動力去改變。」

 

是的,只要行動,就可以改變!

當粉絲用金錢撐起粉絲經濟的榮景時,高高在上的「名角兒」也有其必擔之責。

如果他們能為每一張門票的背後,肩負起當代的社會責任,透過個人品牌魅力,用行動表達向前向善的意念,便可帶領成千上萬的粉絲,一起構築出良善社會的基石。

如果這些不同行業的傑出者,回饋粉絲的不僅是舞台之炫、戲曲之媚、魅力之美,還能在關注者與被關注者之間,注入溫暖濟世的情懷,讓粉絲經濟能在營利、互利之外,匯聚出另一股真、善、美的奉獻精神,那麼,我們便能期待,未來的社會,必將會因這些向上的力量而更美好!

本文轉載自2015年6月1日《經濟日報》A19經營管理版「黃晴雯的視界櫥窗」專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