Loading...

ESG最新消息

2012童年紀事「初賽」評選出爐,評審評語請參考!

本屆童年紀事兩岸兒童繪畫繪畫比賽,以「感動每一刻」作為主題,於4月初開始徵件,至6月10日徵件截止,共獲來自全國幼稚園、國小4,339件作品。主辦單位並於6月21日邀請12位第一線從事美育教育的學者、老師評審,共評出各組晉級決賽18名、備取5名,及各組入選25名以上/不等,以及水墨組各組特優1名、優選3名、入選6名,共252件作品。

「感動」是抽象的題目,但很生活化,評審委員們一致認為,這是很棒的出題;學童若能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好觀察、體驗及感謝,才會有好表現。

 

  • 本屆初賽評審委員、對賽事評語如下:(按講評發序)

畫家李榮堂老師

越低年級、想像力越豐富。

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  邱美惠老師

媒材運用很豐富。

新北市頂溪國小老師  林家斌老師

主題較抽象,深刻的體會較少。

另兒童畫不要鼓勵技巧,希望技巧能夠再壓低。

畫作呈現應切合生活。

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兼任講師 

王健旺老師

主題設定為感動,所以一定要從生活中感動、並讓評審感動,才是好的呈現。

仍舊可以感受出來,學童表現受才藝班影響很大。

繪本插畫家  劉旭恭老師

學童的筆觸很多有卡通、漫畫風格,看得出來這部分的影響力。

資深童書作家  曹俊彥老師

主題「感動每一刻」可能會有誤導,事實上是要創作,「感動時刻」、感動的當下。

構圖上容易被指導老師牽引,還是要回歸主題,從生命、景象、事件、人物中汲取感動,才能有佳作。

中華民國兒童美術教育學會秘書長  鐘奇峰校長

對於這個主題的掌握,低年級組較純真、可愛,不受外界影響。

桃園縣藝文科輔導團召集人  傅碧玉校長

主題要創作學童自己感動的當下,而非指導老師的感動。因此如何激發孩子們感動,有更多的imput、更多起發,是藝術教育需要進一步強調的。

中華人文與藝術教育研究發展學會  丘永福理事長

構圖上較去年有大幅改善,但成人的指導太多。

水墨組,雖是用了墨這樣的媒材,很多還是用西化的畫法,未能展現水墨的特質

水墨的推廣與教育,可以再加強。

新北市仁愛國小教師  鄭博文老師

感動,要從生活中去體會。例如低年級能出現媽媽幫忙趕蚊子、讓孩子很窩心的的佳作,表示他是感恩、知足的,對生活是有所感知的。反觀高年級組,這部分較少,需要再加強。

新北市光華國小  李秋麗老師

高年級的感動,更抽象、更內在。有學童受口足畫家謝坤山啟發、畫他創作的情景,這是另一個感動的層次,也很好。

教育部藝術與人文課綱研修委員  吳望如校長

每各類型的創作都應被鼓勵與兼顧,卡通、漫畫已經很難避免、也無須逃避,因為那已經是現代孩童生活中的一部分。

「童年紀事」是國內民間唯一舉辦水墨徵件的賽事,這是很棒的。也建議主辦單位可以進一步推廣,如舉辦水墨體驗、讓親子一起創作,或鼓勵水墨收件。振興逐漸式微的文化。

 

 

  • 初賽各組總評

幼稚園組

講評代表

鄭博文老師

在幼稚園組的參賽作品中,我們最能看到兒童天真童趣的一面,作品較沒有受到成人的影響,看了讓人驚喜連連。

低年級組

講評代表

傅璧玉校長

如何再激發生命中的感動,是藝術教育的重要核心,低年級的作品在造型表現上,線條生動活潑,用色率真自然,更能大膽的將內心的感動一刻描繪出來,感動增添許多「愛」的氛圍,每一幅作品都相當精彩,發人深思感動。

中年級組

講評代表

邱美惠老師

中年級孩子的內心感動在這次比賽中出現了許多類型,有的孩子表現的是生活中的感動,有的則是從媒體中獲得的感受,題材豐富多元,使用的素材也涵括水彩、蠟筆,甚至以版印的方式結合。

整體色彩繽紛,主題明確,充分將孩子心中的感受表達無遺,尤其以激勵人心的人物為主題所表現的作品,讓評審們感受到孩子充滿溫暖的心,值得鼓勵。

高年級組

講評代表

劉旭恭老師

本次作品較去年進步,構圖和技巧皆有新的表現,「感動每一刻」的取材多元,有些來自社會關懷事件,表達人道精神,此外,若也能從生活中體驗令人感動之處,則畫作較有感情。

水墨的部分構圖、取材和表現皆有新意,部分未呈現出水墨特性,但可見學生已逐漸熟悉水墨的使用,值得肯定。